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【脱贫攻坚记】王宏广回乡种菜助乡亲“摘穷帽”

    信息发布者:洪家房村门户网站
    2019-03-26 09:55:53    来源:张家口新闻网   转载

    打工多年后,王宏广回乡建起蔬菜园区,一心带领村民致富,增强乡亲脱贫增收信心。只要有劳动能力,贫困户都可到大棚里打工,这让参与园区经营的贫困户在获得租金、股金的同时还能获得薪金。

      张家口新闻网记者魏民通讯员仝辉

      满园春色关不住

      当你走进阳原县东堡乡双庙村蔬菜大棚,一股春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大棚内满园春色,藤蔓上结着西葫芦,在此打工的农民将生长好的西葫芦摘下来,用塑料桶盛装,然后运出大棚。

      大棚的主人叫王宏广,今年33岁,他是阳原县西城镇人。在转行蔬菜大棚种植前,他有过一段不同寻常的创业经历。

      初中毕业后,王宏广到建筑工地上打工,在阳原西城、张家口市区盖楼房。后转行农村蔬菜大棚建设,他盖的都是冬暖棚。

      王宏广所在的建棚团队有10多人,包括技术员、工长等,他主要负责对外揽活、结算等。2010年,他到北京、天津等地承揽冬暖棚建设工程,所在的团队一年要建数百个冬暖棚,选址、测量、制定建设方案,进行水电路改造等。冬暖棚建好后,他还要提供种植技术服务。每建一个冬暖棚,王宏广可以挣到1至2万元。

      最初王宏广都是按照山东冬暖棚的建设标准,但京津冀地区冬季天气寒冷,不能完全照搬山东的建棚经验。

      王宏广是一个有心的人,他对山东的建棚技术进行改进,更好地适应京津冀地区冬季气候,在天寒地冻时,他建的冬暖棚内部温度不低于10℃,而传统的冬暖棚在冬天最冷时只能达到5℃~6℃。

      “你不要小看了这4℃~5℃的差别,比如我的冬暖棚种植的西葫芦,每个大棚一茬可生产1.4万斤,而传统的冬暖棚仅生产1.2万斤。如果种植西红柿,我的冬暖棚可生产2.2万斤至2.4万斤,而传统冬暖棚只能生产2万斤。”王宏广介绍说。

      冬暖棚的核心技术要考虑建棚的地理位置、地块、棉被、卷帘机和大棚结构等众多因素,只有将这些因素都考虑到了,棚内温度才能提高上来。在冬天,传统的冬暖棚下午16时30分放棉被保温,而他的冬暖棚可以延迟到17时放棉被,等于增加了光照时间,更有利于蔬菜生长。

      回乡建起蔬菜园区

      每天帮着别人盖大棚、建园区,他萌生了自己创办园区的想法,因为这比盖冬暖棚效益更可观。2016年,王宏广回到阳原。

      “当时双庙村还是一个深度贫困村,村里有200多户村民,其中78户村民是贫困户。我打算建设蔬菜种植园区,村里也想引入扶贫项目,于是双方不谋而合。”王宏广告诉说。

      双庙村有水浇地,但不是很多,村里为沙石土壤,留不住水。王宏广流转了双庙村200亩土地,投资600万元,建设了32个蔬菜大棚。后追加资金,建棚数量达到56个。同年他成立了禾顺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。他从内蒙古购进西葫芦苗、西红柿苗和草莓苗,都是脱毒苗。与山东的蔬菜苗相比,内蒙古的蔬菜苗更适应阳原气候。

      王宏广提着一桶西葫芦从大棚的地埂上走过。棚内西葫芦从去年9月栽苗,一个月开始结西葫芦,不断摘不断结,差不多采摘了半年。西葫芦最贵时卖到每斤5元;最便宜时卖到3元,都是地头价,西葫芦运到北京,每斤可卖到10元。

      今年3月中旬,王宏广开始套种黏玉米,黏玉米种植和西葫芦生长有20多天的重合期,但这时黏玉米处在发芽期和幼苗期,不影响西葫芦的生长。6月底黏玉米即可采摘,而明地里的黏玉米还没上市。一个冬暖棚可种植4000株黏玉米,每株结一个黏玉米棒子,一个黏玉米棒子卖到2~3元。

      西红柿种出“童年味”

      其实种植西葫芦、黏玉米只是为了倒茬,王宏广冬暖棚的主打蔬菜品种是西红柿。

      从科学种植入手,王宏广请来农技专家,大棚内的西红柿红彤彤;他又请来北京生物科技公司技术人员对大棚内的土壤进行改良,并使用农家肥。他种植出来的西红柿仿佛是从菜园子里摘出来的,消费者可以吃出小时候吃过的西红柿的味道。

      每年10月前后种下西红柿苗,次年4月开始上市。考虑到运输,有的人在西红柿还没成熟就采摘了,而他大棚内的西红柿都要等到成熟了才采摘。

      西红柿品质有了保障,可最初销售却成了挡在他面前的一座大山。“那时我种植的蔬菜品种比较杂,产量也上不去,甚至不够走一车的,所以没有客商来收购。”王宏广分析说。

      之后,他减少种植品种,让产量达到一定规模,于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西红柿种植上。

      王宏广主要瞄向北京市场,以及本地菜市场和超市。西红柿地头价每斤5元,卖到北京超市、高档小区门店每斤达到10元。他还通过电商平台,在淘宝、京东上销售,销往全国各地,在网上销售的数量占到园区总产量的四分之一。

      他还尝试大棚采摘,种植了3个大棚的草莓,每年9月种下草莓苗,次年元旦即可采摘。阳原西城镇、宣化区、大同等地的消费者来到大棚采摘,到阳原裘皮城的消费者也来大棚采摘。

      尽管回乡创办蔬菜园区一波三折,但他还是挺了过来,如今他的事业顺风顺水。

      精神扶贫显威力

      事业成功后,王宏广没有忘记双庙村的乡亲们,他一心带领村民们脱贫增收。首先从精神上增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信心,在同样的土地上,只要观念一变,找到适应市场的“门道”,且不等不靠,不仅能摆脱贫困,而且还能增收致富奔小康。

      他采用“公司+合作社+农民”的发展模式。在流转土地时,每亩按500元支付流转费用,村民获得了租金,一年领取一次。他成立了硕源农业种植合作社,现有社员82名,其中包括不少双庙村的贫困户。

      上级的扶贫资金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中,贫困户以5000元扶贫资金入股,每年每个贫困户可分到500元股金。

      “2016年11月扶贫资金进入,尽管企业还没见到效益,但当年就分了红,74户贫困户得到了分红。前两年都是现金,后将分红打到入股贫困户的银行卡上。”王宏广说。

      只要贫困户有劳动能力,都可到大棚里打工。平时有20多位村民在大棚打工,遇到摘菜、售菜时需大量人工,园区最多要雇用80多人,打工村民来自双庙村及周边乡村,日工资从60~100元不等。在他的大棚,前来打工的村民最大年龄68岁;最小年龄27岁,而年轻人在外打工,挣的钱还不如在大棚里挣得多,于是不再外出。

      任素梅,双庙村村民,今年65岁,她患有脑梗。她的老伴71岁,因肺部、腰间盘突出等疾病不能下地种田。她家有6、7亩地,种植玉米、谷、黍和马铃薯,玉米亩产1000斤;谷子亩产多则200斤,少则100斤;马铃薯一亩的产量可装六七个编织袋。

      任素梅在园区里打工已经3年了。2016年她干了几天;2017年冬天干了一个多月,去年干了两个多月。

      园区离任素梅家十五六分钟的路程。今年大年初二她就到园区打工,负责摘西葫芦等,每天上午7时上班11时下班;下午从14时干到18时,日工资70元。一直可以干到4月初。家里种玉米时,她就和王宏广请假,先去干家里的活,等家里的活忙完了,再到园区打工。因她是贫困户,每年有500元的股金分红。而在园区打工又增加了收入。据她说,今年双庙村就要脱贫出列了。

      看着一箱箱西葫芦装上车,王宏广喜上眉梢,但他并不满足。当初他按建设100个大棚流转的土地,他有一个想法,就是将园区的大棚数量增至100个,并增加水果和食用菌种植,届时园区种植的农产品将更好地与市场需求相衔接。王宏广畅想着,脸上流露出对未来的希冀和向往。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